华东野战军前方医院
莱芜战役打响后,华东野战军前方医院设在圣井村。圣井村仅389户人家,住有伤员2000多人。
该村妇女干部吕新爱有5个孩子,她舍家撇业,把全部家业托给一个只有11岁的孩子照管,和毕庆菊及部分妇女干部一起,安排伤员,帮助医务人员照顾伤员。该村在群众房屋少、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腾出房子400余间,接收全部运来的伤员。许多群众为了让出好房子安置伤员,主动搬到大门底下、羊圈里住。
该村村民毕恩湛不顾家人反对,把自家的五间正房腾出来当做华东野战军前方医院手术治疗室,家人全部搬到东屋和南屋去住。医生在他家正屋按了一张大木板床当手术台。运下火线的伤员先送到他家,伤势较轻的伤员医生进行简单包扎后送到其他人家里疗养,伤势较重需要手术的就地进行手术。前方战事激烈,医院内伤员不断,经常有被锯下来的胳膊、腿、脚等从正房端出来到村后的大坑里掩埋,小孩子一开始看见就害怕,后来时间长了就习惯了,有的孩子还经常帮大人给伤员喂水喂饭、传达信息。
据圣井村91岁高龄的党员时修学回忆,整个莱芜战役期间,从前线抬来的伤员被锯下的肢体在村后埋了两个大坑。
因为医院设在圣井村,圣井村全体村民都投入到了救死扶伤的工作。年轻力壮的报名做民夫、挑夫,负责抬担架,送伤员;妇女一边照料暂住在自己家的伤员,一边自动组织起来,轮流到医院做饭、喂饭、洗衣、洗伤口、洗绷带、缝补衣服、端屎端尿,像亲人一样照料伤员。他们把浸热的鸡蛋,一勺勺喂进伤员嘴里,并亲切地安慰他们说:“同志们,你们安心养伤吧,在这里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啊!”这些出自肺腑的话语,给伤员很大的鼓舞和安慰。伤员感动地说:“我们一定安心养好伤,尽快重返战场!”
来源:《莱芜印象——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