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莱芜战役——甘成城、韩浚被俘记


1947年2月23日15时,七十三军军长韩浚率1000余人马侥幸冲开六纵十八师驻守的防线后,一边急奔,一边举起手来,在人群中大声疾呼:“兄弟们,你们都跟我来!”一时聚集了三、四千人向吐丝口冲去。及至吐丝口,始知驻守吐丝口的新三十六师师长曹振铎已于混乱之中脱逃,吐丝口已被华野六纵牢牢控制住,韩浚想冲到吐丝口落脚的计划也就不能实现了。这时,他看到向博山逃窜的国民党官兵很多,便慌忙换上一件士兵的服装,调转头来又向东冲,并大声疾呼:“弟兄们,淄博还在我们手里,淄博是我们原来的防地,大家跟我走,我们要冲到博山去。”国民党散兵游勇一呼百应,人数越来越多,最多时达到万余人。其中七十三军最多,四十六军次之,十二军新三十六师也有一部分。韩浚将他们略加整顿和区分后,临时找到七十三军的一些营连排长,要他们分途指挥,并命令他们一面前进,一面收容,有多少收容多少。韩浚在前面带头,一路向博山方向冲去,沿途在解放军的阻击下,伤亡很大,人数愈冲愈少。

大队人马过后,某纵九连第一班机枪射手邓江海很远就瞟见一个跨着四川小马的国民党军带着一卫士沿博莱公路西侧的草地落荒逃来。他把机枪交给别人,换了一支步枪,埋伏到隐蔽的地方。听到马蹄的声音,邓江海便冲了出去,骑马的把邓江海认作是送情报的国民党军,傲慢地问:“前面的情况……”邓江海把枪往前一伸,说:“缴枪优待你!”骑马的见势不妙,忙去拔枪,没有等掏出驳壳枪,邓江海啪的一枪,子弹从他的胳膊上擦了过去。后面的卫士伸出一把刺刀来,邓之海的枪使劲一挑,卫士已摔在一旁,他回过来又是一枪,骑马的右脚已挂了花。

“你是什么官?”邓江海问。

“我是……连……长。”马上的人回答。

“不管你官大官小,缴枪优待你,你得让我检查!”邓江海接到他的武器检查。

“同志,我是副师长,这点东西就送给你吧!”。骑马的拿出口袋里的两支钢笔,递给邓江海说。

“解放军是不搜俘虏的腰包的,请你收起来吧!”邓江海把两支钢笔和私章及一包私人物件依旧交给了骑马的。

 “你叫什么名字?”邓江海又问。

 “不瞒你说吧,我是四十六军一七五师师长甘成城。”

 “你负了伤,马上把你送到医院里去!”

邓江海一面报告上级,一面招呼甘成城和卫士休息。担架来了,邓江海绅士般地一鞠躬,幽默地向甘成城说:“请将军下马。”甘成城灰溜溜地下马爬上了担架。

这一精彩场面成为战役中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幕。

韩浚率众冲到青石关附近地段时,人数已由最多时的万余人减少到千余人了。韩浚又冻又饿,疲惫已极,便招呼官兵坐下来稍事休息。此时的韩浚焦躁不安、心乱如麻。他胡思乱想着:“七十三军是美国装备军,这一下全军覆没,自己也无光,蒋介石把这个军交给我,结果失败了,回南京就是不受处分也不受重用了。到底回去不回去呢?”韩浚彷徨犹豫之际有自杀之意。在这非常困难的时候,韩浚身边有个叫黄炎勋的高参对韩浚说:“军长,我们不能回去,南京一定要垮台,我们到解放军那边去,我在博山时就知道这周围有解放军,我去找他们来,你与他们谈谈。”

黄炎勋与韩浚说话之际,发现了早已守侯在此地的华野九纵发出的攻击信号,信号弹未落,便枪声四起。九纵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截断了他们的去路。1000余国民党军拥挤在一条干涸的大沙河里,已完全无力抵抗,只等束手就擒。见此情景,二营指导员王济生命令战士们埋伏在阵地上,只身从山上跑下,一直插到国民党军中央,大声地招呼着:“兄弟们,不要打枪,我是八路军一个指导员,现在向大家发布命令:第一,只要放下武器,不论官兵,一律优待;第二,属于军用品的全部留下,私人东西一概不必留下;第三,要遵守纪律,马上坐好。”

在王指导员发布命令时,全体国民党官兵都肃静地听着。王指导员发布完命令,马上得到异口同声的回答:“我们缴枪!”

大炮和弹药从马匹上抬下来,解放军战士接过马拴到河岸旁杨树上,一棵树至少拴有十几匹。步枪一堆一堆地堆起来,子弹盒、钢盔、防毒面具被战士们踢得到处滚,马嘶声四、五里外就可听到。

韩浚认为人民解放军既然有如此周密的包围计划,就再也无法逃脱了,便让高参黄炎勋、特务连长卢铁锋向解放军喊话,叫解放军不要开枪,说国民党七十三军军长在这里,找解放军有事商量。不一会就来了20多个解放军,问谁是军长,韩浚回答说:“我是七十三军军长韩浚,现在已经站不起来,跑不动了,你们看着办吧。”解放军战士便用担架将韩浚抬进了营部,之后,对黄炎勋说:“你们先回去吧,你们的军长由我们照顾。”当时韩浚怀疑黄炎勋是解放军的地下人员,事实上并非如此,黄炎勋只不过是看清了当时的形势,想到了自己的后路。

来源:《莱芜印象——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