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莱芜战役——活捉李仙洲


23日下午,八纵二十四师奉命向莱芜以北地区行进,准备执行新的任务。在行军途中,师长周长胜、政委周美藻向部队发出命令:“要在全部战俘中找到李仙洲,要捉活的,不要让他跑掉了。”并发出了活捉李仙洲的通缉令。战斗刚刚结束,俘虏到处都是,不好看管,二十四师便命令所有的战俘都向港里一带的一条山沟里集中。二十四师的支部训练队(队员都是些连排级干部)就驻扎在这条山沟入口处的一个村庄里,负责看管这些俘虏。全队人员都在查找李仙洲的下落,向战俘宣传共产党、解放军的俘虏政策:“愿意回家的,发给路费,可以回家。愿意留下的,可以自愿参加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优待俘虏……”

在二十四师查找李仙洲的同时,王耀武也派飞机在莱芜上空寻找李仙洲及其高级将领的下落。鲁西酒店店员江怀树在酒店门口看到一架国民党军飞机低空盘旋,便气不打一处来。江怀树58岁,平时就喜欢狩猎,尤其擅长打飞禽。他手持步枪,指着飞机连蹦加跳地大叫:“再飞,再飞我就把你打下来。”飞行员清楚地看到一位老年人对其喊叫,以为要告诉他李仙洲的下落,便急速降机。江杯树瞄准飞机便打,正巧打在飞机油箱上,飞机拖着白烟坠落到了地上。江怀树急忙跑上前,俘虏了飞行员,同时缴获了大批枪弹。

24日早上,二十四师训练队仍在查找李仙洲的下落。有一个队员正在站岗,看到一个小俘虏在河边喝水,便上前向他问话,并向他讲解放军的政策。小俘虏说:“我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正在喝水充饥。”队员便给了他一个馒头。小俘虏感觉解放军对他很好,便主动对这个队员说:“我们的最高司令官李仙洲就在里边。”他用手指着这条山沟。队员听到这一重要情况,便带着他来到了训练队队部。二十四师组织干事戴翼当面询问了这个小俘虏的情况,又问了他姓什么,叫什么,在部队里做些什么。他即一一作了回答。通过简单的问话,戴翼认为这个小兵说的全是实话。戴翼马上跑去找到后勤处长焦克昌、副处长韩寿堂、总支书记张召,向他们汇报了李仙洲的消息。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一致认为,必须立即行动,免得让他跑掉了。当场决定叫小毕(此时已经知道那个小俘虏姓毕)赶快回到战俘群中去,并一定要坐在李仙洲的身旁,等着去人把他带出来。随后,决定由戴翼带领一支精干小分队进入山沟查找李仙洲。

戴翼带上一个排,开始走进山沟,在俘虏堆里寻找小毕。他们走进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时,周围的几百名战俘异乎寻常地骚动了起来,表情非常紧张。戴翼由此判断李仙洲可能就在这里。果然,在一个小破棚子里,他们看到了小毕,并发现小毕旁边蹲着一个老兵。老兵穿了一身士兵棉军装,头戴一顶士兵棉帽子,并放下了帽耳朵,把脸的大部分遮了起来,脸上还抹了一些灰,神情沮丧。戴翼断定这就是换了装的李仙洲。戴翼心中有了数,便开始向战俘讲话,内容还是重申解放军的俘虏政策。讲话的目的,是把几百名俘虏的情绪稳定住,把李仙洲捉住,而且要捉活的。戴翼讲话时,当场就有几十名俘虏要求回家,戴翼马上答应他们,并要他们推选出3名代表跟着去取通行证和路费。这一目的是让他们推选出李仙洲办这件事,可他们偏偏没有推选李仙洲,而是推选了3个年轻小伙子。戴翼灵机一动,说:“你们选的几位都太年轻,要选几个年龄大的,办这件事可靠。”

这时,俘虏群中没有一个人说话。趁机,戴翼指着李仙洲说:“我看你年纪大,办事可靠,就让你辛苦一趟吧。”

“我年纪大了,还是找几个青年去吧。”李仙洲说。

“叫我们年青的去吧。”在屋里的战俘也替他说话。

戴翼走到李仙洲的身边说:“还是你去一趟吧,年龄大了办事可靠,大家信得过。”戴翼一面说,一面将他拉了起来。

“我负伤了,不能走路。”李仙洲又说。

戴翼查看他的伤情,只在右小腿肚子上挨了一枪,打了个洞,没有伤着骨头,便说:“我们优待俘虏,可以找医生给你上药,那就更应该跟着我走啦。”戴翼一面说,一面拉李仙洲往外走。这时候,李仙洲仍赖在原地不动。戴翼又问他:“你姓什么?”。

“姓韩。”

“你在军队中是干什么的?”

“是连里的文书。”

“正好,文书能写会算,你去办这件事最合适。”

不由分说,戴翼拉着他便走出了小山村。带着李仙洲走出这条山沟时,戴翼一看后边,跟来了几百个俘虏,而且都是些年轻力壮的,个子都在一米七以上。走在最前边的20多人,看样子都是些军官。戴翼对他们讲:“你们不要来这么多人,等他们领回路费、通行证就发给你们,你们好回家。”

过了河,爬上一个小山坡,眼看快走到支部训练队队部了,这些人还是紧跟着不放,训练队早已布置好了警戒,增多了岗哨,门口还架上了几挺机关枪。俘虏们一看,大部分不敢往前走了,只有跟在后面的那20多名军官模样的人,坚持要和李仙洲进训练队队部。戴翼一看只有20多人,就说:“愿意来的请来吧。”后来才知道,一同走出山沟时的那几百人都是李仙洲警卫营的队员。戴翼拉着李仙洲,还有一起来的那20多人,到了训练队队部,让他们坐在屋里的草铺上。戴翼指着李仙洲又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还是回答:“姓韩,叫韩XX。”他话还没说完,戴翼冷不防地说:“你就是李仙洲”。此时,跟来的20多人立即紧张起来,李仙洲坐在草铺上,一言不发。这时候,有一位自称姓胡的军官走上前来,对戴翼说:“长官,不瞒你说,这就是我们最高司令官李仙洲。”

“共产党讲不讲感情呀?”胡说。

“共产党讲感情。”戴翼说。

“贵军有位长官叫邝任农的,你可知道?”  

“邝任农同志是我们鲁中军区副司令员,当然知道。”

“请长官给邝任农副司令员发个电报,我是他的同乡、同学,我们被贵军俘虏了。”

戴翼想,胡言下之意是怕将他们杀了,他们害怕了。于是便说:“可以,请将你们的姓名、职务、军衔、年龄全部写出来。”

戴翼看过名单后,第一个就是李仙洲。跟李仙洲来的20多人,都是他的高级将官。这时,戴翼看着名单喊:“李仙洲。”李仙洲这时不紧不慢地回答:“我是李仙洲。”说完,便低下了头,坐在草铺上。戴翼立即将活捉李仙洲的消息报告了师首长。

八纵二十四师活捉李仙洲的消息报告到陈毅那里,陈毅虽对这一结果早已胸有成竹,但仍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遂挥毫泼墨,赋诗一首:

莱芜淄博战血红,我军又猎齐鲁东。

百千万众捉狼虎,七十二崮志伟功。

泰山霁雪照旌旗,渤海波翻唱大风。

堪笑豪帅面缚日,叩头请罪骂蒋凶。

24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陈毅、粟裕、谭震林:“今日接二十三日十八时电悉,李仙洲五万人被歼,极为欣慰。全体将士应予嘉奖。”中央军委的电报,为莱芜战役的胜利作了极为准确而有力的注解。

来源:《莱芜印象——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