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战役——城关外围争夺战
20日晚,在八纵、九纵攻歼七十七师的同时,华野主力全线开始发起攻击。一纵攻莱芜城之敌,六纵攻吐丝口之敌,四纵、七纵攻颜庄阻击四十六军,十纵攻锦阳关切断敌之北逃退路。莱芜城李仙洲总部及七十三军自然是各路攻击的重中之重。
国民党第七十三军为原陈诚所属之十八军王耀武部改编,辖第十五、七十七、一九三3个师。军长韩浚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毕业生,中将衔,与李仙洲为黄埔军校同期同队同学。十五师代师长杨明、七十七师师长田君键、一九三师师长萧重光,均为少将衔。全军中,少将以上高级军官达十余人。该军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8年作战中,装备属于中等,战场表现一般。抗战胜利后,该军曾受美军军事训练一个月,后全部改为美械装备,成为国民党的10个美械装备军之一、蒋介石极为器重的一支部队,军长韩浚也颇引以为荣。1947年初,在蒋介石制定的“鲁南会战计划”中,七十三军成为一颗重要棋子,被摆在了会战北线的莱芜战场上。2月2日,王耀武电令军长韩浚除七十七师驻邹平、长山、张店等待接防外,率其余各部由淄博防区移驻博山。2月4日,七十三军一九三师萧重光部开始由张博支路向博山输送,到博山后,立即出动担任修筑由博山至吐丝口公路的任务。2月7日,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率领所部指挥所和七十三军军部及十五师由博山出发,向莱芜以南30余华里的颜庄前进。博山距颜庄约120华里,按一般行军速度当天可到,但由于运输力量不足,加之沿途民兵袭扰。2月9日,方进驻颜庄。16日,王耀武调整部署,李仙洲总部及第七十三军的第十五师、第一九三师自颜庄撤至莱芜地区。17日,王耀武执行国防部命令,又将第七十三军军部及第一九三师推进至颜庄。19日,王耀武发觉华野攻新泰、莱芜意图后,复令第七十三军军部率第一九三师自颜庄地区星夜北撤到莱芜城内。
李仙洲总部及七十三军入驻的莱芜城始建于后周,历史悠久。东西约六、七里,南北仅三、四里,东西两关人烟栉比,形成一个狭长地带。城南是汶河,紧靠城墙。因泰山山脉东西绵亘数百里,且东高西低,故汶河水由东向西流。这与内陆河大部分由西向东的流向截然相反,故前人有“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汶河向西流”的名句。隆冬时节,汶河水流不大,可以徒涉。河岸有宽约二、三华里的沙滩,地形开阔。汶河以北平原上有矿山、安乐山两块凸出的高地,立于此,可以向东南方向俯视全城。
七十三军进驻莱芜城后,李仙洲即进行了兵力配置。十五师一个团占西关,西关突出部为团的重点配备;一个团占莱芜城及矿山,矿山为团的重点配备;一个团为师预备队,由其派出一个连据守安乐山。一九三师一个团占东关及北面高地,北面高地为团的重点配备;一个团扼守西盘寨(距莱城10余里,是莱芜城通向颜庄途中的一个要点);一个团为师预备队,并由其派出一个连在矿山东侧村庄警戒。汶河南岸村庄,由两师各派出部分警戒小组;军炮兵营驻城内西北角广场,随时支援城外各部。
担负主攻莱芜城李仙洲总部及七十三军的部队是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华野一纵的前身是新四军第一纵队。1945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将北撤至涟水的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即浙东纵队)、第四纵队和苏中军区教导旅合编为新四军第一纵队,划归山东野战军建制,原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叶飞任纵队司令员,新四军原参谋长赖传珠任纵队政委。纵队下辖第一、二、三3个旅。纵队成立后,即筹划北上,执行发展东北解放区的任务。1945年12月8日,中央军委电令一纵停止北上,留山东参战。一纵遂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参加了兖州、泰安、峄南、宿北、鲁南等战斗战役,屡立战功。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整编时,改称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同时改旅为师,并将中原转移到华东的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三旅改编为独立师,归一纵建制。至此,一纵共辖4个步兵师,10个步兵团,1个山炮团。叶飞任司令员兼政委,何克希任副司令员,谭启龙任副政委。华野确定放弃临沂北上围歼李仙洲集团的决定后,一纵和四纵、六纵、七纵一同隐蔽北上,到达莱芜城西南地区。2月19日,华野命令一纵(欠独立师)及八纵二十四师攻击莱芜城之敌;同时令六纵一个师攻占和庄,其余攻歼吐丝口的新编三十六师;十纵主力抢占锦阳关;四纵攻歼颜庄之敌;七纵一部钳制新泰四十六军,对莱芜城李仙洲总部及七十三军形成全面包围之势。战斗定于20日22时发起。
20日17时,一纵各部由汶河以南之东、西五斗、坡草洼一线向北开进至攻击准备位置。纵队指挥部设在莱芜城西北的一个小村庄内。正当一纵准备向莱芜城发起攻击时,担当配合攻击任务的八纵二十四师却未及时赶到。由于地形不熟和山区道路崎岖难行,担负切断颜庄、新泰与莱芜城国民党军之间联系任务的四纵和七纵也没有及时赶到预定位置,李仙洲趁机将颜庄、新泰之敌陆续收拢,向莱芜城逼近。
敌情的这一变化,第一纵队最初一无所知,仍按原定部署进行攻击。但在战斗进行的过程中,敌人的火力不但没有丝毫减弱,反而不断有所加强。纵队司令员叶飞凭借多年的指挥作战经验,敏锐地意识到敌情有变。于是,立即向华野司令部作了汇报。但华野司令部也不清楚敌情的变化,只告知叶飞第四、七纵队还无报告。
这时,一纵司令部技术侦察台主任跑来向叶飞报告说:“敌四十六军先头一个团已到莱芜附近。”叶飞感到非常惊异,心想:四十六军在颜庄,我们有七纵在颜庄附近阻击,还有四纵在莱芜以南,怎么能突然来到这里?是不是弄错了?
片刻之后,前沿部队抓获一个俘虏,并将其带到纵队指挥所。叶飞亲自审问后,才得知四十六军已向莱芜城猬集。不巧,纵队同华野司令部的通讯联络一度中断,在无法及时向上级汇报敌情和请示作战命令的紧急情况下,叶飞立即召集纵队各首长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如果敌人两军靠拢后合力向北突击,则整个战役意图可能落空。当前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一纵能否把这两个军顶住,阻其反扑,把它围困在莱芜城中,这是战役全局所系的关键一着。最后,叶飞司令员果断决定,一切服从全局,拼死与敌军一搏,在几个兄弟纵队到达之前,坚决单独担负起包围李仙洲集团的任务。为此,他命令部队迅速抢占莱芜城外围的有利阵地,紧紧压住敌人,防其突围。并部署一师攻占莱芜城北之安乐山高地和矿山、小洼地域;二师攻占城东之吴家花园、戴家花园等地;三师攻占城西大小曹村及城南曹家庄地域。
小曹村与莱芜城西关紧连,虽然村庄不大,却是国民党军的重要阵地。由七十三军十五师四十四团守备。华野一纵三师令七团派出一、三两个营攻击小曹村阵地。因事先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以至连续攻击四次都未能成功。三师政委杨思一和参谋长前去了解战斗情况并督促七团务于拂晓前占领小曹村。在师首长的亲自指挥下,七团终于在拂晓时分攻击成功,占领了小曹村。战斗中,战士们互相鼓励为人民立功,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在国民党四十四团火力密集封锁的巷口,排长徐金集刚下完冲击命令,韩信法就和战士钱有余带头迅速穿过火力网,插到国民党军一挺机枪后面,轻松地把机枪缴了。当第三次向四十四团突袭时,韩信法已身负重伤,他紧紧握着战友的手,直到停止呼吸也没有哼过一声。战后,韩信法被评为特等功臣,其所在班被命名为“韩信法班”。在三师七团攻克小曹村的同时,一师、二师及三师其余各团也相继攻克了莱芜城外围之安乐山、矿山一部和北铺、小洼、吴家花园等据点。
当夜,六纵还扫清了吐丝口外围,第十纵队一部抢占了锦阳关,切断了李仙洲集团北逃的退路。第四纵队、第七纵队也于次日插至莱芜城、颜庄之间阻击位置。至此,莱芜城之敌已陷入重重包围、四面楚歌的境地。
(《莱芜印象——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