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详情页

莱芜战役——华野放弃临沂,挥师北上


根据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向全党全军确提出,在今后几个月内,再歼国民党军4050个旅,以彻底粉碎其进攻,迎接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高潮。在缜密分析研究当前局势的基础上,华东党、政、军领导立足实际,兴利除弊,组织发动解放区军民采取积极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在部队工作方面,首先是下定了在内线大量歼敌的决心,主动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于临沂周围集结休整,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其次是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统一整编了山东、华中野战军和地方兵团,组建了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以下简称华野)和中共华东野战军前线委员会。陈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担任前委书记。粟裕任华野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陈士榘任参谋长。华野下辖第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步兵纵队和一个特种兵纵队。1-10纵队共27.5万人,均在山东解放区执行内线作战任务;第十一、十二纵队留在苏中和苏北坚持敌后斗争。经过整编,华东诸军如虎添翼,在组织上实现了华东全党全军的集中统一,更加有利于大兵团作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国民党军大规模进攻在即,这次整编的任务未能及时完成,许多工作是在莱芜战役之后完成的。

在整编的同时,华野前委于1947年1月底在临沂召开了军事干部会议(亦称鲁南会议)。这是华野建军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上,陈毅代表前委作了《一面打仗、一面建设》的报告。在谈到面临敌军大举进攻的严重形势时,陈毅又激动又风趣地说:根据过去7个月以来的作战经验,无非是打了胜仗开庆祝会,打了败仗开检讨会,打死了就开追悼会以此表示同敌人决战的决心,并动员全军以实际行动争取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胜利。会后,陈毅还写了《决胜之歌》,请人谱写了曲子,在部队中传唱,使战士们必胜的信念倍增,士气异常高涨。

面对蒋介石的“鲁南会战计划”,1月26日陈毅、粟裕、谭震林向中央军委报告,提出了集中50个团的兵力,先打南线敌人右路的初步方案。1月27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复电同意。1月28日、31日、2月3日毛泽东连续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了三封发给陈毅、粟裕、谭震林的电报,谈了对粉碎“鲁南会战计划”的意见。以上三封电报都对战役的歼击目标、作战方法、行动措施提出了具体的方案

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2月3日,华野向各部队下达了作战预备命令,决心诱歼南线敌军突出冒进的一路于临沂附近,并作好了保卫临沂的准备。但敌人接受宿北、鲁南战役中被分割歼灭的教训,采取乌龟爬行的战术、缓步齐头并进,平均每天前进不到6公里,华野始终不能获得良好战机,难以实现预定的计划。此时,是“保卫”还是“放弃”临沂,华野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密切关注着鲁南战场形势的毛泽东,在反复阅读了华野陈毅、粟裕、谭震林等近几天内频频发来的战情报告之后,2月4日,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电报指示陈毅、饶漱石、粟裕、谭震林:不管邱军到鲁与否,敌愈深进愈好,我愈打得迟愈好;只要你们不求急效,并准备于必要时放弃临沂,则此次必能胜利……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批示给华野前委负责人以很大启示,陈毅、粟裕、谭震林深深感到毛泽东以空间换取时间,集中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略思想的英明。2月5日午时,陈毅签发了报请中央军委审查的作战方案电文。在这份电报里,华野提出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其中倾向于第三方案,并着重说明了第三方案的好处。

这个第三方案是:如南线敌仍不北进,或北进时不便消灭,则除以一个纵队留临沂地区与敌纠缠外,其余主力急行北上,彻底解决北线敌人,平毁胶济线,威胁济南,以吸引南线敌人进入临沂以北山地或增援胶济线,尔后我再举全力反攻,各个歼灭之。如执行此第三个方案,至少可以彻底解决北线敌人,利于我今后全力向南;如临沂敌人继续北进,更便于对敌歼灭。

2月6日,华野的电报发出第二天,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复电批准了华野的北上作战方案。电文如下:

(一)完全同意五日十五时电第三方案,这可使我完全立于主动地位,使蒋介石完全陷于被动。

(二)一星期至十天内,全军在原地整训,对外装做打南面模样,待敌十二军占领莱芜,七十三军及四十六师占领新泰、博山之线,然后秘密移动全军(缺一个纵队),首先歼灭七十三军、十二军及四十六师,然后攻占胶济线,时间须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此时南面敌人必已被动地深入临沂以北山地,我可全军回击,大批歼敌,总之,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力争主动,避免被动。

(三)为使王耀武放手南进,我渤海区应停止攻击。

就这样,主动放弃临沂、转兵北上歼灭李仙洲集团的莱芜战役作战方案形成了。若干年后,粟裕深有感触地回忆说:"莱芜战役作战方案的形成,是统帅部与战区指挥员集体智慧的结合。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必要时放弃临沂的指示,陈毅同志舍南就北的作战方针的设想,华东野战军前委的作战方案的制定和部署,上下结合,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一个切合实际的作战方案就形成了。解放战争中不少战役作战方案的形成,都有类似这样的过程,这是我军优良传统的体现,是我们研究莱芜战役史料时值得重视和仔细体察的"。

华野确立挥师北上意图后,毛泽东又先后两次电询电示陈毅、粟裕、谭振林:“是否隐蔽不暴露?”受电文启发,2月10日,华野司令部下达行军命令。留2纵、3纵队在临沂以南伪装全军作宽正面流动防御,钳制南线欧震集团,主力分3路隐蔽北上莱芜。各部队边部署,边动员,边准备,每日黄昏后行动,黎明前宿营。在北上途中,各部反复宣传中央军委、毛泽东不计一城一地得失,以歼灭敌之有生力量的运动战思想。冒着严寒,夜行百里。

为达“隐蔽不暴露”的目的,陈、粟还巧设疑兵连环之计玩敌于股掌之中。至华野主力插进莱芜,完成对李仙洲集团的包围之势,敌人尚蒙在鼓里,为获得一举全歼李仙洲集团的辉煌战果奠定了基础。

来源:《莱芜印象——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