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外调支援新解放区
解放战争时期,为支援新区建设,莱芜县、区干部不断外调,有时三三两两外调,有时成批外调,所调干部除大西北外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成批外调莱芜干部共有三次,近500人。
第一次干部外调是支援东北和邻县。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争取东北、巩固华北”的战略决策。为贯彻这一战略方针,1945年9月,党中央命令山东迅速抽派主力部队和大批干部向东北进军。随后,根据党中央及山东分局、山东军区指示,鲁中区开始抽调大批部队及地方干部分批开赴东北。从9月起,鲁中军区政委罗舜初、行署主任王子文、军区政治部主任周赤萍、参谋处长胡奇才、二军分区司令员吴瑞林等及鲁中主力第三师、新组建的警备三旅共13000余人及机关一部去东北;随后又组成一个团的“架子”开往东北。鲁中区党委从各地、县委及区直机关抽调600余名干部(包括东北籍干部)组成鲁中干部大队(编为5个中队),由刘莱夫、于杰、张烈等带队随军去东北。
在莱芜,随着全国、全省形势的不断发展,三县分治的局面已不适应革命的需要,必须建立一个统一、巩固的解放区。因此,鲁中区党委决定,恢复莱芜原县治,建立一个以莱城为中心的领导核心。同时决定,县级机关的组成,以莱北为基础,另外适当配备莱东、新甫两县的部分干部,在配备县、区干部的同时,完成抽调百余干部支援东北和抽调部分干部到历城、章丘等县的任务。
10月,泰山地委召开莱北、莱东、新甫三县主要干部会议。地委书记林乎加传达了鲁中区党委的决定,宣布了新县委的组成人员。新县委由7名同志组成,王醒任书记兼县长,李元贞任副书记,芦云亭任组织部长,徐畹珍任宣传部长,阎兴民任民运部长,刘庆祥任武委会主任,李林泉任公安局长。张心纯任县独立营副营长,肖杰任独立营副政委。新县委组成后,首先分析研究了区划调整、干部配备和抽调干部支援东北和邻县的工作。为顺利完成合县后的任务,县委决定,将抗战时期的30个小区合并为口镇、圣井、汶南、颜庄、雪野、矿山、苗山、香山、水北、鲁西、常庄、辛庄12个大区。区委作为县委的派出机关,设在每个区的中心集镇,区以下以自然村为行政单位,建立党的支部或党小组。合并后的区干和支援外地的干部实行统一调配,在不太影响本地工作的情况下,首先保证外调干部的质量和数量。外调干部的主要条件和对象为,政治思想水平高,历史清白,有一定对敌斗争经验的县、区主要干部。抽调干部的方针确定后,县委进行了广泛宣传,深入动员,顺利完成了百余干部的挑选工作。行前,县委组织这批干部认真学习了中央战略部署的重要意义,大大增强了他们支援东北的信心。
11月24日,莱芜县支援东北的101名干部编入鲁中区干部大队(共5个中队、800人),在王子文、刘莱夫等带领下,浩浩荡荡奔赴东北。鲁中部队及地方干部到达东北后,很快成为东北我军主力之一和地方工作的一批骨干,为发展东北解放区做出了贡献。三师开赴东北后,鲁中以警备二旅、三旅为基础,新组建第九师,钱钧任师长,李耀文任政委,陈宏任副师长,董超任政治部主任。与此同时,莱芜的60余名县、区干部和250余名战士(两个连队),在李频如、田勤耕的带领下,到达历城县,李频如任历城县委书记,其他干部分别充实到县、区党政群机关。调到历城的两个连队,与历城区中队合并,建立了历城县独立营,使历城县的各项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另外,还有数十名干部调到了章丘、地直机关工作,并为鲁中区党委机关输送了人才。
1945年9月至11月间,莱芜共有200余名县、区干部调往外地。特别是支援东北和历城县的干部调走后,区、村干部不足和工作任务繁重的矛盾十分突出,大批提拔新干部成了当务之急。县委采取了逐级提拔和跳跃式提拔相结合的方针,迅速解决了干部不足问题。1946年2月,淄川县的茶业、抬头两区划归莱芜,合并为茶业区。9月,新设仪封、汶阳、杨庄3个区。至此,全县的区划调整、干部配备基本完成,共建立分区委16个。
第二次干部外调是南下浙江。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时刻,抽调干部支援、开辟新区工作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要准备53000名干部支援新区,其中要求华东地区抽调15000人,于1949年3月集中待命出发。12月25日,华东局作出了《关于执行中央准备53000干部决议的指示》,指出:因目前华中的干部特别缺乏,15000名南下干部的名额完全由山东来负责。华东局分配给鲁中南区外调干部任务为:组成1套区党委,10套地委,50套县委,400套分区委领导班子;每地委配备干部60名,县委配备75人;共3680名干部。所调干部分两期集合,第一期600人,年底出发;第二期3080人,2月底集合。
鲁中南区党委下达调干南下的指示后,各地、市、特委根据区党委“顾全大局、服从调配、选强留弱”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抽调精干力量准备南下。此时,莱芜整顿党支部的工作已基本结束,776个基层党支部得到了巩固和充实。县、区两级党委得到了加强,13000余名党员的政治觉悟、组织纪律有了很大提高,数百名区、村干部到各级党校进行了培训,具备了迅速、大批抽调、选拔干部的基础。因此,泰山地委决定,第一期南下干部主要由莱芜、地直机关组成,地委宣传部长金韬任大队长,莱芜县县长亓汉三、县委宣传部长徐畹珍参加大队部的领导工作。2月底以前,莱芜提拔500名分区以上干部,县、区配备两套班子,做好第二批南下干部的准备工作。
莱芜县委接到任务后,立即召开县、区干部会议,仅两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70名干部的抽调任务。莱芜所调干部分为7个班,县长亓汉三任中队长,后编为鲁中南南下干部第八大队第二中队(大队为地委级,中队为县委级,班为分区委级)。这批干部1949年元旦到达济南,后到安丘集中训练。训练期间,亓汉三等3名同志奉命到山大、济中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宣传动员,建立了300余人的“青年学生南下大队”。3月中旬,莱芜县第一期南下干部全部由安丘出发,路经徐州、镇江、上海等几十个重要城镇,于5月11日到达杭州附近。5月3日杭州解放后,莱芜县除亓汉三等少数同志留杭州市军管会工作外,大部分配到嘉兴地区。
第一期南调干部出发后,县委开始了提拔分区以上干部和编制两套班子的工作。提拔干部的主要对象是:经过长期考验,敢于领导群众斗争,出身成份好,历史清白的村干。配备班子的原则是:在不太影响当地工作的情况下,优先加强南下干部队伍。
1月底,泰山地委决定:泰山区第二期南下干部大队(后编为鲁中南下干部第一大队)由莱芜、泰安、章丘、历城、地直机关组成;莱芜县委书记王醒任大队长(专员兼军分区司令员),李境远接任莱芜县委书记的工作。自此,莱芜加紧了提拔干部和南调干部的编制工作。2月下旬,莱芜提拔干部和配备县、区班子的工作基本完成,共抽调第二期南下干部127人,大部编为第四中队,县委宣传部长周效儒任中队长,张照田任副中队长。鲁西、羊里、仪封等区的干部与历城县合编为第六中队,其中莱芜6个班,历城4个班。莱芜县武装部长英宜之任中队指导员,王裕民任中队长。
2月25日,第二期南下干部大队全部集结到莱芜寨里(泰山地委驻地),进行了短期的学习和训练。3月,奉命到达临(薛)城,与山东各地南下干部大队会合;4月初到达蚌埠。21日,我军攻占浦口,奉命参加了浦口的接管工作。24日渡江到达南京,又奉命参加了南京机场和医院的接管工作。5月10日,顺利到达杭州,由浙江省委分配到宁波地区,莱芜干部大部分配到奉化和定海两县。当时,这些地区刚刚解放,封建势力和土顽还很猖狂。在清剿土匪中,莱芜县干部曹普云、陈荣祥、亓××牺牲在奉化县。
两期干部南下,莱芜共出干部近200人,配备了两套半县级班子,数十名同志担任了地、县主要负责人,为落实中央政治局9月会议决定,为全国的解放和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次干部外调是辗转川东。淮海战役结束后,莱芜县支援淮海战役的6000余民夫陆续复员回家,泰山区带队干部大部分留下,继续支持渡江战役。他们在莱芜县委副书记芦云亭等带领下,进行了集中学习训练。3月,到安徽省帮助开展渡江战役的宣传、支前工作;4月22日,随“百万雄师过大江”;25日,进驻南京;5月初,随军到达浙江湖州地区,进行了解放区的政策宣传和征粮工作。6月,大部调回南京,准备参加西部服务团。7月2日,西南服务团在南京原国民党行政院大草坪召开成立大会。莱芜县近50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大会,并被编为川东支队壁山大队綦江中队。
10月1日,服务团从南京出发,经过千里行军,于10月底到达湖南常德。在常德进行了10余天的休整,研究了进入新区后的工作,配备了县、区委班子,宣布了各县负责人。壁山地区辖7个县,莱芜干部大部分配在綦江和江津两县,分别担任了县、区的主要负责人。从常德到四川,主要靠步行,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经过一个多月的急行军,于12月中旬到达壁山地区。从此,他们在川东开始了工作,为川东的解放和建设做出了贡献。
在支援川东地区的同时,莱芜县还根据鲁中南区党委《关于外调川黔干部的决定》精神,抽调20余名区级干部,支援了川、黔、桂等省,为这些地区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来源:《莱芜印象——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