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


自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起, 境内陆续修建了数十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其中有中共泰山地委、专署、泰山军分区等, 联合修建的泰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 还有全国少见的民兵烈士纪念碑等。新中国建立后, 莱芜人民在加强纪念碑保护和修缮的同时, 在莲花山抗日武装起义旧址修建了莱芜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 在首届莱芜县委成立地修建了“红旗飘万代”纪念碑等。其中, “红旗飘万代”碑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题写碑名。这些纪念碑, 既是对先烈英灵的告慰, 也是历史的见证。它镌刻着英烈的英名, 记载着先烈先辈的功绩, 必将与日月同辉, 万代流芳。

一、西抬头“抗日烈士纪念碑”

西抬头“抗日烈士纪念碑”修建于 1941年8月, 位于莱芜区雪野街道西拍头村水月寺旁。中共泰山地委、行署、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 莱芜县政府、为纪念抗战中牺牲的600余名烈士修建。1942年被日军推入赢河湾中, 后由村民捞出, 移至寺北的风山子上。纪念碑呈六棱柱形, 总高3. 3米, 身高2. 43米, 为4块六棱柱石叠砌面成, 碑阳有“抗日烈士纪念碑”7个楷书大字, 其它面刻有600余烈士姓名和碑文。

烈士碑文为:“山东纵队为山东人民之队伍, 自从成立以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以坚持山东抗战, 保护山东人民, 保护山东乡土, 建立山东抗日根据地及为实现民主共和国而奋斗, 而深得山东广大人民之拥护与帮助民族优秀子弟, 爱国热血青年均踊跃参军。过去数年在朱总司令、彭副司令正确领导下, 山东纵队有不少烈士在对敌搏斗中, 为民族、国家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获得或大或小无数次之胜利, 给敌寇以沉重打击, 对抗战有不可磨灭的功绩。追怀先烈, 令人肃然起敬。深恐年久失传, 故勒石建碑, 以资纪念。抚使民心之赞扬, 景仰, 复得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之伟大气概千秋万代永固长存。”

碑顶是泰山区党政军领导人的题词。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副司令赵杰的题词是:“为国家民族而舍身, 大义昭天, 杀身成仁取义”。泰山地委书记刘莱夫的题词是:“为党奋斗, 为革命牺牲, 为人民气节而誓死如归, 是共产党及民族英雄应有的气概”。泰山区行政专员赵笃生的题词是:“热血洒遍疆场, 头颅换来了灿烂战绩, 创造泰山抗日根据地, 为中华民族求解放壮烈 牺牲, 英名万代流芳”。谭克平的题词是:“烈士精神不死”。

二、泰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

泰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 修建于1945年, 位于莱芜区雪野街道西下游村。纪念碑由中共泰山区地方委员会、泰山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山东军区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和司令部、泰山区救国联合会共同筹建。碑台为正方形, 边长8.7米, 周围有石栏杆;碑呈六角塔形, 总高5.8米;碑身高3.25米, 每面宽0.73米。烈士碑内容与古塔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美观又庄重。碑文记载了泰山区抗战期间3310名烈士名单及泰山区军民自1941年至1945年所取得的辉煌战果, 主要有:战斗2905次, 攻克日伪据点161个, 迫退据点181个, 解放国土8600平方公里, 人口60万, 村庄1940个, 毙伤日伪军10773人, 俘日军18人、伪军10862人, 缴获钢炮2门、迫击炮1门、掷弹筒4具、小炮92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218挺、长短枪9498支, 破坏碉堡1229座, 打坏飞机一架, 炸毁汽车30辆。范明枢、王建安、罗舜初、周赤萍、廖容标、李凤鸣、欧阳平、赵笃生等为烈士碑题词, 武中奇撰写了碑文。

 1947年初, 泰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被国民党军73师炸毁。1952年按原貌重建。1985年迁建于莱芜战役纪念馆内。

三、汪洋台“抗日烈士纪念碑”

汪洋台位于莱芜区茶业口镇吉山村西, 原名钓鱼台, 是一座古庙,1945年8月,为纪念在吉山战斗中牺牲的泰山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汪洋及200余名烈士而改称汪洋台, 并修建亭台。亭台为石木建筑, 碑亭为两层, 八角垂檐琉璃瓦; 亭高6米, 碑体八棱, 座落在碑亭里; 碑的正面阴刻 “抗日烈士纪念碑”; 背面阴刻“英勇坚强”, 两面阴刻烈士姓名和碑文等。

纪念碑文为:“泰山区抗战过去之最困难的年头, 民国三十一年十月十七日, 敌寇五千余合击扫荡我淄川解放区。我以孤军三百余与敌鏖战于吉山。在众寡悬殊的严重情况下, 我军充分发扬了英勇卫国的精神, 弹尽继以肉搏, 有用手榴弹与敌同尽者, 有以牙咬敌者, 有抱机枪跳井者, 有毁械自尽者, 有高呼抗日到底与敌拼死者。

其志至壮, 其业至烈, 迄今状思, 犹历历在目, 可歌可泣! 其乃中华民族之优秀儿女也。是役, 毙伤敌寇近二百, 我军分区政治委员汪洋、团长石新等以下百余志士壮烈殉国。我们深知, 诸先烈的英勇殉国, 标志着泰山区过去两年困难之高峰。由于他们的英勇奋斗和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坚决执行共产党各项必须的政策, 才赢得今天泰山区一万七千平方里国土、六十万人口 获得解放的局面。我们共议将钓鱼台加工修筑, 改名为汪洋台, 并立碑为文, 以表寸心, 以示永志。”

1942年下半年, 茶业区由莱芜划归淄川县, 1946年回归莱芜。因此, 汪洋台始由淄川县抗日民主政府修建。1983年, 莱芜县对汪洋台进行了整修扩建。20世纪90年代后, 莱芜市进一步加强了汪洋台的修建和管理, 以汪洋台纪念碑为中心向北向南扩展了绿化区域, 新建汪洋汉白玉雕像一座, 八角亭5个, 新铺台阶460级, 硬化环山路6公里。现在, 这里绿水环山, 青松绕台, 碑亭肃穆, 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圣地。

1999年,为纪念先烈英灵,昭示后人,原莱芜市民政局和茶业口镇政府出资20万元修建了汪洋台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汪洋台抗日烈士纪念碑南侧50米处,坐东向西,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四周松柏掩映,馆前流水潺潺。观瞻者步入展厅,宁静肃穆的感觉油然而生。纪念馆主体建筑分三部分:展览大厅、休息室、茶水间。展览大厅主要展出的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吉山战斗。用图片资料较详尽直观地介绍了吉山战斗从战前形势、组织突围、吉山恶战的经过。第二部分:茶业民兵。用图片从抗日组织、宣传抗日、站岗报信、开展游击战、保障军需等五个部分较详细直观地展示了茶业民兵的组织发展以及在抗日战争中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事迹。第三部分:怀念英烈。此部分主要列举了重要的外籍英烈如汪洋、石新等300多名,茶业民兵英烈等共计600余名。第四部分内容,给观众展示了茶业新貌。前言和结束语两部分介绍了展览的目的和作用。

二十一世纪以来,汪洋台展馆以其特有的作用和功能教育激励了一批批参观者,成为茶业及周边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汪洋台畔的北山上,矗立着民兵烈士碑,修建于1944年8月。纪念碑呈四棱塔形, 石结构, 总高3.09米, 碑身高 1.62 米, 每边宽0.8米。碑的正面书写着“民兵烈士碑”五个大字。右边是著名烈士名录, 书写着李春堂、刘俊林、李寿永、李金恒等10位民兵烈士及每位烈士的小传。左边是领导题词。背面为民兵烈士碑序, 序文为:“1942年响应上级号召, 而有民兵组织, 始则崛起于中心地区, 继而普遍全境。凡有血气之青壮男子, 莫不踊跃参加, 拿起原始武器, 保国土卫家乡, 其英勇杀敌之精神, 令敌闻风丧胆。 就我民兵战绩, 荤荤大者论之, 则有吉山、白秋之包围战, 龙王庙之爆炸战, 西周峪霹雳尖之追击、截击战等, 是皆有目所其观。两三年来, 我根据地所以不失农时及时播种收割, 以维军食民食者, 实赖有民兵与敌周旋耳。然在战斗频繁中, 既获伟大战绩, 则难免于损失。诸先烈所遗, 可歌可泣之壮烈事迹, 固属屈指难数, 而其中尤足使人钦敬者, 则为刘俊林在弹尽援绝之际, 誓不屈服敌人, 断然坠崖、光荣牺牲, 其气节之高尚, 意志之坚决, 诚堪与天地比寿, 日月齐光。死者已矣,生者只有踏上诸先烈之血迹完成抗战建国大业, 以慰先烈英灵于地下。”

民兵烈士碑由淄川县主持修建, 原位于茶业口村集市中心的广场上。1977年, 迁至汪洋台南的迎壁山上, 后又迁至汪洋台北的大河涯山顶。并在碑的两侧各立石雕人一座, 右侧石雕人手握地雷和手榴弹, 取材于爆炸大王李念林; 左侧石雕人赤手空拳, 目光坚毅, 喻为跳崖英雄刘俊林, 他们是当时民兵中最杰出的代表。

四、莱东抗日纪念馆

莱东,抗日战争时期指的是莱芜东部山区。1938年9月,张经武、黎玉率中央干部工作团一百多名干部从延安去沂水,途径响水湾时短暂停留,数十名干部留在莱东地区,开辟了常文(常庄、南文字)抗日根据地。

1939年3月,八路军山东纵队兵工一厂由淄川迁至南峪村。南峪兵工厂是八路军山东纵队重点兵工厂之一,当时拥有技术工人90多名。可制造手榴弹、地雷和刺刀等武器。

1942年2月,兵工厂迁出,后于1943年2月辗转迁至蒙阴金钱官庄。

兵工厂在南峪村待了三年多时间,有过三次搬迁,分别迁至学堂、吕登田家、西山龙王庙。西山龙王庙地处山中,交通极为不便,南峪村村民用肩膀保证了运输的畅通。

在南峪村建立兵工厂,一方面是因为南峪村特殊的地理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南峪村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南峪村村民为兵工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日军曾为此对南峪烧杀抢掠达13次之多,这其中就有骇人听闻的南峪惨案。

为缅怀这段历史,铭记原莱东县暨常文老区党政军民在抗日战争时期付出的巨大代价和作出的重要贡献,在南峪村“李氏三姐妹”的发起资助下,于2005年建起“莱东抗日纪念馆”。纪念馆的馆名由著名作家、小说《苦菜花》(上世纪六十年代,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将此作品改编为电影)的作者冯德英题写——冯德英老人因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任良同志是南峪村人,欣然题写了馆名。

该馆占地600平方米,坐北朝南,仿古建筑,四合院结构。屋面小黑瓦,神兽饰檐,大红立柱,木质橼梁,东西厢房,南厢房正中开大门。进来大门,院内立有一块醒目的巨石,像一个火炬。东西厢房北外的墙壁下镶嵌着15位革命烈士生平事迹的碑刻。西厢房为展馆第一部分,正屋为第二部分,都以大量真实、珍贵的图片和详实的文字材料,详细描述了莱东广大军民抗击日寇的英雄事迹。正屋西墙上按照“南峪惨案”真实场景创作了一巨幅油画,人物形象逼真,场景异常惨烈。正屋西侧房内,有南峪兵工厂浓缩图形,再现了当年南峪军民在艰苦的条件下,为前线部队制造武器弹药的情形。正屋东侧房内展示了部分文字图片和按李美秀已故亲人原型特制的一组雕像,视觉效果强烈。东厢房为展馆第三部分,反映的是抗战胜利及南峪村历史名人等史料。

南峪村是常文抗日根据地建党最早的村庄之一,建国前有老党员39人。当时才300多口人的小村子,有49人走上了抗日前线,15人为国捐躯。革命前辈中,包括在常庄影响广泛的李氏姐妹。

五、莱芜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

莱芜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 修建于1990年, 位于莱芜区高庄街道田家林村北。

1938年1月, 中共莱芜县委在莲花山北麓组织举行了莲花山抗日武装起义。为纪念莲花山抗日武装起义, 原中共莱芜市委、莱芜市人民政府于1990年12月修建了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该碑为石灰岩石, 碑身高2米、宽0.9米、厚0.15米,底座为一长方形石台。碑阳阴刻有刘居英题写的“莱芜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地址”12个行楷大字。碑阴记载着何心振书写的莲花山武装起义的经过:“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山东省委根据党中央到敌后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指示, 深入农村城镇, 宣传发动、组织群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是年九月, 省委特派员刘居英、红军干部程绪润等到莱芜帮助县委做组织发动工作, 要求各界人士脱下长衫, 举起武器, 到抗日前线去。一九三八年元旦, 日军侵占莱芜县城, 县委带领部分党员、小学教员、流亡学生、贫雇农近百人, 六十多条枪支集结田家林村, 组织起了莱芜县第一支抗日武装队伍、遂与泰安、新泰的起义部队会师于徂徕山光华寺, 参加了省委领导的徂徕山起义, 组成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 莱芜的起义部队编为三中队。这支队伍在抗日战争和以后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谨立此碑以示永志。”

来源:《莱芜印象——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