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流星毕指南
毕指南,原名毕炳生,字指南,莱芜区牛泉镇南三官庙村人,1907年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家庭。他8岁读私塾,12岁考入高级小学。他聪慧好学,才智过人,是同学中品学兼优的骄骄者,在当地颇有名气,被称为“才气之子”,深得教书先生和家人的宠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毕指南对黑暗社会的认识逐步加深,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在他的头脑中日渐生成。他经常和同学们在一起谈论五四爱国运动的领袖李大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感人事迹。他经常号召同学们学习孙中山先生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并向他们推荐进步书刊,他的革命思想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师生们的钦佩。毕指南为人持重,急公好义,处事公道,敢于抑强扶弱。从小学到高小,他屡次被推为年级级长,总是能代表师生的意愿向校方如实反映情况,敢于出面同校方交涉。因此,他深得师生的信赖,被视作学生领袖。
1927年,毕指南到莱芜县立初级中学读书。在学校里,他不仅精习各门功课,还广泛涉猎大量的革命书籍。他与刘仲莹、徐干晨等进步同学随着交往的加深,逐渐成为亲密无间、志同道合的密友。毕指南在刘仲莹等人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初步树立了共产主义人生观。为更好地督促自己,他毅然更名为“指南”,决心以马列主义作为自己一生的行动指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毕指南从县中毕业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并以此作掩护,秘密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在教学期间,他把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培养和造就革命队伍,作为自己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受他先进思想的影响,一大批青年学生相继参加了革命。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曹春耕、刘众前、曹延萼、乔树荣等,他们日后都走上了我党的各级重要领导岗位。
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毕指南发现自己的理论水平还急需提高,便向刘仲莹等人借阅《国家与革命》《唯物史观》《机械唯物论》《政治经济学》《论左派幼稚病》《社会发展史》等书籍,并托人从北京购买了新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悉心阅读,潜心钻研。他边读边深入思考,并联系自身的工作、生活实际,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提出了较为深刻、独到的见解。随着对马列主义理论理解的加深,毕指南的革命思想日益坚定。1931年,经刘仲莹介绍,毕指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毕指南入党后,根据党的指示,积极而勇敢地开展斗争,首先夺取了国民党莱芜县农会的领导权。1932年春,毕指南、吴卓先等人遵照党组织的指示,带领60余名农会代表,到国民党莱芜县部请愿,提出按农会组织法规定,县农会负责人应由乡农会代表选举产生,不应由县党部委派,而县党部委派的吕志轩未经选举,也不给农民办事,应该将其撤换重新选举。国民党莱芜县党部负责人见民意难违、众怒难犯,不得不接受了代表们的意见。同年4月,县农会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最终选举毕指南等3人为县农会干事。从此,农会的领导权完全掌握在我党手中,国民党县农会成了我党的一块重要活动阵地。
县农会的领导权掌握在我党组织手中之后,中共莱芜县特支决定由毕指南以农会干事的合法身份联合群众和进步人士对贪官劣绅进行斗争。国民党县政府长期重用的财政局长毕华桥是莱芜有名的大劣绅,他长期对人民群众横征暴敛,并且肆意贪污、挪用、滥支巨额公款,民愤极大,县特支决定由此入手。但清查毕华桥的斗争自始至终遇到许多干扰、阻力。
在此重大斗争中,毕指南没有辜负党的嘱托和全县民众所寄予的厚望,斗争中的每一项决策、每一个措施,无不是经过毕指南的深思熟虑后才得以确定和采取的。这些决策、措施的运用,对于斗争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斗争最紧张的日子里,毕指南等人不分昼夜地对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上层进步人士做教育动员工作,及时识破和排除对方所设置的障碍,把火力点始终对准斗争目标。在毕华桥案的整个审理过程中,他为民请命,无所畏惧,先后数十次上诉于国民党莱芜县、山东省政府。在屡次县、省法庭开庭时,毕指南总是义正辞严,据理力争,把对方辩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以致被告及其辩护人见毕指南出庭便胆战心惊。经过一番较量,毕指南最终以铁证如山的事实,揭露了毕华桥贪污、挪用、滥支巨款的罪行,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被迫将毕华桥押解至济南关押,并追回部分贪污款项。全县人民闻之大快,近百处区、乡农会和社会各界人士,无不称道毕指南是县农会的“智囊”“辩士”。
1932年秋后,中共莱芜县委建立时,毕指南作为莱芜主要的早期党员,担任了县委宣传委员一职。毕指南和县委其他主要同志一道认真执行上级党组织“隐蔽、秘密发展”的方针,积极发展壮大党组织。他按照县委的分工夙兴夜寐,时常披星戴月奔波于柳行沟、刘封邱、圣井、鲁西、丰登官庄、安家台子、冶河、桥沟、店子等村,积极发展党员。不久,他就在党员比较集中、政治基础较好的柳行沟、丰登官庄、亓官庄建立了党支部,党员达20名。在县委随后建立的4个分区委中,毕指南兼任第三分区区委书记。
为便于开展革命活动,毕指南以群众基础好、人际关系熟的方下高级小学为秘密联络点,利用校长的合法身份作掩护,白天教书,晚上和课余时间对教职员和学生宣传革命道理。毕指南很快在学校和附近村庄的农民中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为壮大党的力量奠定了基础。
随着党的活动范围和影响的日益扩大,一些不安定因素也逐渐暴露出来。为防万一,经毕指南提议,县委决定在鲁西镇设立书局,以经营书笔文具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联络工作。于是毕指南会同鲁西区农会负责人倪汉章,在鲁西镇选定3间房子,设立了书局门市部,毕指南亲笔书写了店名。从此,文成书局便成为莱芜县委同山东省委、泰安中心县委以及基层党组织进行联系的联络站。一校一局式联络网的建立,为莱芜党组织安全开展革命活动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毕指南自从负责县委宣传工作以后,大胆创新,勇于斗争,为唤起广大人民群众奋起革命而忘我工作,为更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地宣传革命道理,他坚持不懈地钻研革命理论,分秒必争地阅读马列著作和进步报刊。由于他才思敏捷,理解能力强,因此在一般人眼中艰涩深奥的唯物辩证法等理论,他已经较系统、深刻地把握了其实质。每次宣传活动中,面对众多的听众,他总是不用讲稿即席发言,从理论到实践,从全局到局部,侃侃而谈,娓娓道来。
莱芜党组织在早期革命活动中,宣传的方式大多是在群众中口头讲解。为改变这种单一的模式,毕指南采用印刷品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工作。1933年7月1日,刘仲莹、毕指南等人主持创刊了县委机关报——《战斗》,由毕指南具体负责编辑,不定期地印发,向全县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宣传,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呐喊助威。同年秋,刘仲莹、毕指南共同起草了《告莱芜全体民众书》,用农会的油印机印刷后,向全县各地下党组织作出了秘密张贴的部署。毕指南身先士卒,带上宣传品,到鲁西镇、三官庙、毛埠一带散发、张贴。
在1933年到1934年期间,共产党员刘伯戈、周茂森放荡不羁、腐化堕落,引起了毕指南的高度警觉。他透过表面现象,洞察到刘、周二人的反革命倾向,并立刻向县委反映刘、周的骄横奢侈、荒淫无度的糜烂生活,及其任意放纵、不受约束的不法行为。毕指南认为两人极不可靠,有朝一日可能会叛变,建议县委引起高度警惕。
1935年4月,刘伯戈、周茂森以谋求职业为由,到济南追逐腐化生活。二人挥霍无度却又缺乏经济来源,于是就想法诈骗,开始伸手向县委索要活动经费,后又从县农会借走200余元。但二人欲壑难填,于5月底又找到莱芜知名人士亓聘如,恬不知耻地让他给毕指南捎话,对毕指南进行敲诈勒索。亓聘如先生当场就对刘、周进行了批评教育。毕指南对刘、周的无理行径进行了坚决抵制,当着二人的面直接了当地说:“县委的经费现在分文没有,就是有钱也不能供你们随意挥霍浪费。”
1935年夏,中共莱芜县委在鲁西镇文成书局召开扩大会议,分析刘、周大量借款的目的。毕指南力陈己见,认为许多迹象已表明,刘、周叛党的可能性很大,建议县委立即采取非常措施,加以制止。但会议因意见分歧,最终议而未决。10月初,刘伯戈、周茂森到济南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公开叛变投敌,接着随叛徒宋鸣时带领国民党捕共队,到莱芜进行了3次大逮捕。
刘、周叛党事件发生后,除先后有十余名党员、群众被捕外,我党建立的4个分区委、县农会特支、县师团组织以及文成书局均遭破坏,县委失去了主要活动阵地。县委决定部分党员到早已建立的几个隐蔽点暂时隐蔽,毕指南、孙启明、王其人等先后到山西绛县范柴村隐蔽。抗战爆发后,他们陆续返回莱芜。
1938年1月1日,日军侵占了莱城,县委立即领导举行了武装起义。作为县委主要负责人的毕指南和胞弟毕炳文一起参加了这次起义。1月3日,毕指南按上级指示,与孙启明、王其人、亓象岑等人组织的队伍在亓聘如家集结。毕指南携带着他们筹措到的一挺轻机枪,到莲花山下的田家林村,与全县起义部队汇合。1月6日,开赴徂徕山参加武装起义,被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第三中队。
八路军第四支队建立后,在莱芜设立了八路军驻莱办事处,毕指南经省委任命成为办事处领导班子主要成员之一。办事处建立不久,就迎来了同国民党顽固派秦启荣部争夺莱芜的斗争。为配合我军战胜秦顽,毕指南提议由亓象岑出面,团结争取地方硬拳道的力量打击秦顽。硬拳道原称红枪会,其性质是一种搞封建迷信的落后群众团体,道徒多达数万人。当时,党内不少人认为,硬拳道大搞封建迷信,整天吃符念咒,全是些愚昧落后的人,我党和他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根本不能搞联合。但毕指南认为,他们搞封建迷信是落后的一面,但眼下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动员全体民众共同抗日,打击顽固派,他们只要愿意同我们合作,就应该争取他们。经过毕指南做工作,积极争取团结硬拳道一致抗日便成为党内共识。不久,在鲁西镇成立了以硬拳道为主的联合办事处,这标志着八路军和硬拳道联合抗日的统一战线形成。这一战线在打击敌伪顽的斗争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筹粮募款和动员民众参军参战成为县委和驻莱办事处的两大任务。毕指南借助他在三区等地的影响,天天风尘仆仆地奔波于各乡村,夜以继日地在群众中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筹粮备款,动员参军参战,支援抗战。
1939年5月15日,因工作任务紧急,毕指南一人前往封邱乡,在经过方下村西火石岭时,同日寇和汉奸队遭遇。在被汉奸出卖、身份暴露、生命受到威胁的危急关头,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被敌人残酷杀害,时年32岁。5月17日,中共泰山特委、泰莱新中心县委在圣井村召开追悼大会,泰山特委政治部主任李枚青代表中共泰山特委和军分区沉痛悼念毕指南,称他是“我党优秀的老地下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党的优秀干部”。中心县委书记陈明达号召全县党员“向优秀地下党员毕指南同志学习,化悲痛为力量,投身到抗战洪流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