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汉代采矿遗址——古冶铜遗址


莱芜区境内铜铁煤矿产资源丰富,采矿、冶炼、铸造业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莱芜铜矿开采始于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铸业发达。                  

古冶铜遗址是发现的保存较完整的一处综合性冶铜遗址,位于苗山镇铜山村南,年代为汉代,面积约10万平方米,集采矿、冶铜、铸币为一体,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古冶铜遗址分采矿和冶铸两部分。

采矿遗址有铜山和运粮山两处。北露天矿位于铜山北麓,东西长30米,宽20米。西露天矿位于铜山西麓,南北长800米,宽10—230米不等,东斜坡上有铁矿。露天矿便于开采和运输,是古代开矿的主要形式。铜矿洞有南、北两处,南铜矿洞位于南麓。洞口面南,高3米,宽2米。北向下45度斜巷道,斜深约200米,至50米处有向西一斜道。巷道巧妙地运用了岩石的压力,开成了椭圆形,至今未塌。 1970年,山东省地质队曾在洞内挖到过开矿工具和半两钱。北铜矿洞,位于山顶北侧,洞口面北。

运粮山位于铜山西邻,海拔424米,相传唐秦王李世民运粮过此得名。铜矿井位于运粮山东腰。井口面南,南北长20米,宽10米。井口有自南向北的下斜道,北端直深4 米。井口设计合理,一井口两用,斜道可便于人入井、出井,北直壁处可置辘轳以便向井外提矿石。现井巷已被淤泥堵塞。 据村民讲,井口向北有一大洞,能容纳数百人。大洞底边处有几个小洞口,深度不详。矿井口外向北约200多米处有块麻洼地,南北长170米,宽80米,深2 米,是矿井塌陷形成的凹地,已开垦为农田。

冶铸区有南园地、六亩地和烧砟地3处遗址,面积达 42万平方米。南园地位于铜山河南岸,东部被铜山南村叠压,西部为农田,南接铜山。其东西长650米,宽220 -450米,地表遗有炉渣、小块铜矿石。村中有高4米,直径约30米的炉渣山。六亩地位于铜山河北的辛大铁路东,占地东西长260米,宽约 50米,地表遗有炉渣。烧砟地位于铜山河北的村西部及村西的烧砟地处,其南沿铜山河北岸,北至簸箕山根,东部被村庄覆盖,中西部为农田,岸边有东西向公路。遗址东西长670米,宽260—430米不等,地表遗有炉渣、铜矿石、汉代陶器残片。公路北侧土堰上,距地表 1.2米处,有厚0.4米的文化层,含有红烧土、炉灰、炉渣、铜矿石、陶器残片等。

在这些遗址上出土的重要器物保存下来的有9块钱范,其中有半两、三铢、五铢钱范,均为母范。石质半两钱范有5块,莱芜存2块,形制相同,长方体形,正面上端分别阴刻着“三王"、“二口”的标记(下简称“三王”、“二口”范)。“三王范”长28. 6厘米,宽13厘米, 厚1. 6厘米。“二口范”长26厘米,宽12厘米,厚1.5 厘米。两范各纵刻着4排、每排7个、计28个半两钱模,纵向正中有铸枢(又称总流),铸枢两侧各有横向的通钱模的支枢(分流)。每个钱模直径2.4厘米,广穿,窄外郭,无内郭。钱文半两是小篆字。穿中心阴刻一点,是计算穿、钱文和画外郭线、钱文位置的中心点。

三铢钱范出土3块,均残。其中最大的一块,残长13.6厘米,宽 11. 8厘米,厚2. 5厘米,范正面中有纵向阴刻的铸枢,铸枢两面各纵刻着2排钱模,每排4个钱模,总计16个。每个钱模直径2.5厘米,广穿每边长0.8厘米,有外郭无内郭。钱文五铢和三铢是小篆,铢的金旁中的两点变成一直横,朱旁朱头和尾均为方折笔划。

半两、三铢、五铢钱范是用变质岩制作的。多由角闪石、辉石等变化而成。硬度1.5,比重2.2至2.8,表呈灰白色,有滑腻之感,性柔可剥,耐高温,俗称滑石。由于此石有以上性能,铸钱模非常合适,而且能磨掉原钱文后重刻,即能重复使用,胜陶范数倍。

钱范制作使用的时间为汉武帝时期。据史书记载,秦统一中国后,废六国钱币,专铸半两钱。钱径很大,重12铢,古时一两等于24铢,半两为12铢。吕思勉《中国通史》载“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行八铢钱,又行五分钱。文帝以五分钱太轻小,更作四铢钱,亦作半两使用;并放民私铸,经铸造的铜钱,自与生铜不同。几种货币并行于市,民必信其重者,而疑其轻者;信其铸造精良者,而疑其铸造粗恶者;所以物价因之增长。”(《中国通史》,2015年民主与法制出版社,第416页)

汉初的前四次币制改革为武帝前的帝王和吕后所为。第五次据《汉书•武帝纪》载,建元元年(前140年)“春二月 ……行三铢钱”(《汉书》,1962年中华书局,第156页)。第六次为建元“五年(前136年)春, 罢三铢钱,行半两钱”。(《汉书》,1962年中华书局,第159页)第七次为元狩四年(前119年), 造白金、皮币。第八次为元狩五年(前118年), “罢半两钱,行五铢钱”。(《汉书》,1962年中华书局,第179页)《汉书•食货志》载:“令销半两钱,更铸五铢钱,重如其文”。(《汉书》,1962年中华书局,第1164页)第九次为元鼎三年(前114年), 令京师铸官铸赤仄钱。第十次为元鼎五年(前112年), 《汉书•食货志》载:“其后两岁,赤仄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使,又废。于是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汉书》,1962年中华书局,第169页)经过十次币制改革,才定制于国家所铸五铢钱。

铜山遗址出土的半两、三铢和五铢钱范,正与汉武帝时的第5-10次币制改革相吻合。四铢半两、三铢、五铢钱虽然第八、九次改革时未铸,但所发现的三铢、五铢钱范均为残范,正说明是中央采取严厉措施,禁郡国铸钱,把钱范毁掉后的遗物。再是在铸币遗址上未发现三铢、五铢钱,除废钱回炉再铸外,也说明将钱收归于京师,使当地荡然无存的政治背景。高后、文帝的四次币制改革未能见效,武帝时的六次币制改革经过长期而复杂的斗争,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才建立了稳定的五铢钱制度。

五铢钱制度在我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自汉至隋七百余年持续延用五铢钱,流通范围广,出土的地域遍及全国,是我国历史上行用时间最长的成功货币。

1977年12月,古冶铜遗址由鲁革发〔1977〕122号文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莱芜印象——文物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