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莱芜木版年画:“刀尖上的艺术”刻刀传承百年技艺


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600多年建城史,文化底蕴深厚,城市文脉绵长。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济南文化,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今天的济南,充满精气神,为更好展现城市文明底色与人文底蕴。为全面、立体、生动展示济南泉之美、城之美、人之美和深厚文化积淀,“济南市软实力展示平台”已于2023年2月9日上线。该平台最新制作的“解码软实力•济南范儿”系列双语微纪录片第二十二期正式上线,并同步在全网发布,让“魅力泉城”踏上新征程,让济南声音越来越洪亮,助力提升济南城市软实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作为民间迎春祈福的传统表现形式,木版年画以其工笔细致、颜色多彩、寓意丰富等特点流传至今,经久不衰。莱芜木版年画源自清光绪年间,起源于莱芜区凤城街道石家庄村,迄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作为莱芜地区唯一的一家木版年画,它孕育于莱芜地区人文环境、风俗习惯之中,历经四代传承发展而不衰,为莱芜民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莱芜木版年画第四代传承人石桂利从小跟着父辈们耳濡目染,到现在的技艺成熟,中间经过了很多的尝试,也吃了很多苦。他不断创新改良样式,创作出了大量内容新颖、反映人民现实生活及本土风情的木版年画。尽管木版年画是有着漫长历史的民间文化艺术,但它正和其它的一些民间文化遗产一样,受到了现代社会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石桂利坚信传统非遗项目的传播,会有更多年轻人愿意去了解和学习木版年画这门传统技艺。

  莱芜木版年画选用上等梨木板材雕版,印制工序细致繁复,画面构图均衡匀称,内容包罗万象,有讲述历史故事、民俗风情、三教九流各色人物的浮生百态等多个种类,以浓郁的地方特色自成一派。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画稿、刻板、印刷、装裱和开相五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精细活,都要格外小心。“将画好的线稿用乳胶反贴在木板,晾干后擦上核桃油再拿刻刀进行雕刻。”石桂利介绍。“雕刻的过程要全神贯注,落刀之前要仔细斟酌,因为每一刀刻下去之后就无法再对木板进行修补。”

  用于雕刻的木板,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选用的木板不合适,再高超的雕刻技艺都无法表达,也就难出精彩的作品,因此在选择木材时,它的纹理、硬度、细节都要十分的讲究。“我一般都是在梨木板上进行雕刻的,梨木板密度较高,不容易变形,哪怕是头发丝这样细腻的部分,也不担心在印制的时候走形。”石桂利告诉记者。

  石桂利创作的作品大多是“阳刻”出来的,单看印版或许会觉得有些抽象,印在纸上方可见其效果、印制技术到不到火候直接影响了最终的画面质量,因此颜料的粗细、厚度、印制时的力度,都要合理的把控,而且石桂利的木版年画往往是由多块不同颜色的版组合在一起拼接印制而成,所以在刻版和印制的时候都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衔接。“像是我制作的最复杂的年画作品,用到了13层印版”,石桂利说道。据了解,在石桂利从事木版年画的30多年里,已刻出大大小小的印版400多个。

  2021年莱芜木版年画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对于传承和保护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如今,莱芜木版年画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和欣赏。它不仅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承载着历史和文化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