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南肠技艺传承人:守护味道就是守护技艺,坚守品质方能坚守初心
发布时间:Jul 31, 2024 | 作者:文化活动
7月30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办“追求高质量发展 弘扬企业家精神”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三场“非遗转化”民营企业家代表见面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是承载非遗活态传承、实现技艺活化利用的重要力量。会上,山东福胶集团副总裁黄长勇,莱芜口镇南肠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山东泰顺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锋,章丘铁锅锻打技艺传承人、济南三环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紫木,以及莱芜东大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山东东大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玲从自身及企业角度出发,分享了民营企业家们扛牢传承使命、着重创新转化,推动传统文化与市场经营深度融合,走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之路,为文化强市贡献力量的宝贵经历。
“非遗是一种坚守初心的内核力量”
莱芜口镇南肠传统制作技艺选材考究、工序严谨,香肠制成品色香味俱全,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0余年,现广布于济南、青岛、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成为莱芜饮食文化的代表性标识。
发布会上,莱芜口镇南肠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山东泰顺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锋介绍,南肠,又名香肠,因过去佐料皆来源于南洋一带,故莱芜人称之为南肠。莱芜南肠,因用料考究、制作精良、营养丰富、香味浓郁而名驰四方,并具有蝇不叮、虫不蛀、久放不变质等特点,有“肴上肴”之美称。
山东泰顺斋食品有限公司位于莱芜南肠(香肠)发源地——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西街村西首,成立于2007年,是在原国营口镇南肠百年老店的基础上改制成立。先后荣获“山东老字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省著名商标”“齐鲁名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在刘锋看来,守护技艺就是在“味道”上做足功夫,回归到食品的安全、放心、好吃、营养上去,尽管因为品控要求高而使原料成本非常高,但这些年一直初心不改。“我想,我们用真心、用真诚、一丝不苟做出的南肠,让众多消费者竖大拇指的时候,我们内心是坦然的,也是欣慰的,我们只有这样做,才对得起历代先辈们经历了170年风雨波折初心不改,给我们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因此,非遗在我看来,不单是一个产品,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匠人情怀,一种坚守初心的内核力量。”刘锋说。
谈及坚守,刘锋在会上讲了一个故事。2009年腊月,因连日阴雨空气湿潮,当时的晾晒条件不好,结果一院子的香肠表皮稍微有点发霉了,这样对南肠的颜色和口感影响很大,这些香肠价值三十多万。当销毁处理完成后,刘锋表示,非常心疼。“那天我像一名打了败仗的战士一样,非常沮丧地回了家。吃饭时,母亲看我情绪低落,便问我缘由。母亲听完后就说了一句:做买卖得讲良心,有赚有赔,这都没啥。你怎么干老天爷都会看在眼里。”
这句话不但提醒了刘锋,也一直激励着他,而且终身受用。他认为,坚守技艺首先要坚守品质。坚守住了品质,才能坚守住自己传承老技艺、传承老字号的那颗心。
实现从传统手工到生产工业化改造,让非遗找到更好的消费场景
提起创新,作为非遗企业,在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刘锋说:“要积极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提出了‘科学、营养、安全、时尚’的八字理念,运用现代科技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培养新的消费群体,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更好的消费场景和表达方式。”
据介绍,从生产技艺上,山东泰顺斋食品有限公司实施了工业化改造,在提质增效上得到突破。引进了国内先进的设备设施,打造了“低温操作、室内风干、水浴蒸煮、高温杀菌”高标准流水生产线,制定了口镇南肠传统技艺的标准化规范流程,实现了由传统手工制作向生产工业化改造的新模式。
在产品研发方面,以“科技改变企业”为理论指导,不断加大科研投入,通过与高等院校、检测机构,专家教授交流合作,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使产品从礼品化走向食品化、大众化,适应了更多的消费群体。现生产南肠三大系列六十多个产品,在济南市区、莱芜及周边地区设立多处专卖店和形象展示店,并已形成商超专柜、团购直销、线上直播等各种销售形式并举的销售网络。
刘锋表示:“作为非遗企业,结合自己的规模和实力,不求大但求精,不求快但求稳,要从中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必须做到坚持创新,不忘坚守,相互补充,彼此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