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镇南肠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
发布时间:Jan 5, 2024 | 作者:文旅动态
“拉不尽的莱芜猪,香不过的老南肠”,这句在莱芜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道出了当地百姓对口镇南肠的青睐。
口镇南肠被誉为“肴上肴”,因其用料考究、制作精良、营养丰富、口味独特而闻名全国。每逢年关,莱芜人家家户户都会加工、晾晒、储存南肠,作为走亲访友的馈赠之礼及宴请宾客的不二之选。
口镇南肠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据记载,口镇南肠的创始人为济南历城人苏志廷,祖辈以煮制肴肉为生,后在博山开了一家小店,名为“济南顺香斋”。他将猪肉剁成小块,灌入猪小肠,加上多种中药一起煮熟,成为今天口镇南肠秘制配方的最初来源,也是“食药同源”的体现。又因所选配料多来自南洋,又称南肠。
在博山经营几年后,苏志廷于咸丰二年(1852年)辗转来到莱芜城北30里处的著名古镇——吐丝口,即现在的口镇。从此就以“顺香斋”的店号扎根下来,并逐渐发展形成了以生产南肠为主,加工熟肉制品为辅,并兼制酱菜、酱油、醋等系列产品。
苏志廷去世后,其子孙经数代传承,几经改良,将口镇南肠的声誉也随之扩展到莱芜周边地区。1951年,顺香斋南肠被推荐参加山东省地方名吃评选,被评为“山东名吃”,与济宁的玉堂酱菜、德州扒鸡并驾齐名,被列为“山东省三大名吃”。1958年,顺香斋转为国营企业。至此,口镇南肠的祖传秘方和制作工艺也无偿提供给国营企业使用。
改革开放初期,口镇南肠制作工艺进一步改良,生产能力大增,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走向全国,成为莱芜特产的杰出代表,百年老店也步入鼎盛时期。
进入21世纪,国有企业因经营体制所带来的弊端开始显现。2004年3月,原国营莱芜市口镇顺香斋南肠厂实行破产改制,商标被拍卖。
原口镇顺香斋生产车间主任刘锋购得老厂土地房屋使用权后,带领企业技术骨干和下岗职工重新整合,在原厂址创办新公司,成立山东莱芜泰顺斋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册“齐鲁泰顺斋”“西街顺香”商标,在顺香斋原厂址之上,以崭新的姿态和面貌,更加精湛的技艺,从事南肠、酱菜的生产。至此,南肠老店正式被“泰顺斋”字号所代替,口镇南肠的继承和发展揭开了新篇章。
▲泰顺斋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泰顺斋南肠博物馆
如今的口镇南肠,在百年生产历史的基础上,精选当地新鲜黑猪肉,加之传统配方,天然露晒而成。口镇南肠最大的特点,一是肉醇味香,细嚼慢品回味无穷;二是由于加入了具有药用功能的香料,蝇不叮、虫不蛀,能较长时间储存;三是加入自制的酱油,偏重于咸味,比较适合北方人的口味。
口镇南肠的历史发展过程见证着莱芜文化、经济的发展,南肠文化不仅仅代表了一种饮食文化,更多的是体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文化,这是代代南肠人的乡愁文化,是社会发展变革的独特见证。
2013年,口镇南肠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