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建设的新探索新成果
作者:李细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近代史研究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历史学研究进展最大、成果丰硕的分支学科之一,不仅各个专题研究领域快速发展,论著成果不计其数,而且各种通史性著作也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近代史的编撰只写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而1919年以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则被归纳进中国现代史的范围。这样便把1840—1949年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人为地割裂开来了。如何在学界既有相关研究的学术基础上,编纂一部史观正确、体系完整的贯穿1840—194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型中国近代通史著作,一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几代学者的心愿。
早在1947年,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华北新华书店出版了《中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初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范老把1840—1919年的中国历史划为中国近代史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称为中国近代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于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时限给出了明确的、科学的界定。从那时起,几代学者为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建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改革开放初期,刘大年先生也曾努力推动《中国近代通史》的编撰工作,主编有《中国近代史稿》第1—3册。但此书只写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未能最终完稿。直到21世纪初,张海鹏先生主持完成了“中国近代通史”课题,出版了十卷本《中国近代通史》,实现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几代学者的夙愿。
《中国近代通史》是近代史研究所研究人员集体撰写的一部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学术成果。该书初版在2006—200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学界与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同时也赢得了多项荣誉,如荣获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工程奖、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等多个重要学术奖项。
十余年来,相关学术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新发展,相关档案文献的持续公布也带来了许多新发现,如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大量刊布清史档案文献史料,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的日记手稿,以及中外档案馆新发现和公布的史料等,都为中国近代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史料基础,指明了学术路向。因此,根据新材料、吸收新成果对《中国近代通史》予以修订再版,是十分必要的。《中国近代通史》修订工作于2016年启动。课题组尽可能地吸收最新科研成果与利用最新发现资料,对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24年1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新的修订版。
《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以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国家独立和争取社会进步即现代化——为基本主线,全面系统地叙述了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历史。全书以政治史、革命史为主干,但不局限于政治史、革命史的范畴,而是有机结合了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多个专题史的内容,以及边疆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情况等,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了近代中国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
该书出版后,再一次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以下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供读者参考。
第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的出版,可以提供宝贵经验与借鉴。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陷于深重灾难、遭受殖民侵略奴役的屈辱史,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奋起救亡图存、争取独立民主富强的抗争史。鉴古知今,继往开来。今天的中国,是从近代中国走过来的。研究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第二,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的出版,是70多年来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建设的集大成之作。70多年来,在众多前辈学者苦心经营下,中国近代史研究逐渐发展成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在宏观理论研究方面,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中国近代史的学科对象、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指导思想等问题,都有许多新的讨论,产生了新的研究进展。在各个分支学科的具体研究方面,近代政治史、近代经济史、近代军事史、近代外交史、近代思想史、近代文化史、近代社会史,以及现代化进程等领域,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尤其是近20年来,各种新史料的不断出现更进一步推动学界研究有了长足进展。作者正是在充分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近代通史》的最新修订版。
第三,就学术发展前景而言,《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的出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开创了新的局面。从通史的角度来说,《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既打通了断代史意义上的晚清史与民国史的分野,又打通了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的分野,搭建起一个中国近代史的总体框架。《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从学理上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把1840—1949年的历史发展,看作一个自成的历史段落,是从总体的中国近代史的视角观察、研究近代中国110年历史的第一部完整的近代通史著作。这部著作所搭建的中国近代史的总体框架,有其内在的思想脉络和逻辑体系,就是围绕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这个基本线索,构建近代史学科体系,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国近代史研究,建立了广阔的平台,开辟了新的视野。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22日 14版)